構建“人才航母”打造“世界磁都”——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
來源: 橫店集團傳媒發(fā)展中心
作者: 袁邦浪
日期: 2005-04-22

磁性材料是電子信息領域的基礎材料,廣泛用于工業(yè)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。憑借豐富的資源及巨大的市場,我國已成為磁性材料的生產大國。但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,我國生產和銷售的磁性產品以中低檔為主,并且價格要比國際市場低,高檔產品幾乎被國外磁性材料企業(yè)壟斷。在國際市場,30%的高檔產品占據市場銷售額的70%,而中低檔產品只占市場份額的30%。形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磁性材料企業(yè)科技投入不足,自主創(chuàng)新能力不強,技術創(chuàng)新缺乏人力、物力、財力的支持。
東磁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(fā)展,已成了中國磁性材料生產和加工的龍頭企業(yè),也越來越意識到技術創(chuàng)新和高層次人才對公司持續(xù)、高速發(fā)展的重要性。為做好高層次技術創(chuàng)新和管理人才的培養(yǎng)工作,公司于1999年經國家人事部批準,設立了我國磁材行業(yè)首家國家級企業(yè)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截至2004年底,該站已招收了6名博士后研究人員,與浙江大學聯合培養(yǎng)碩博連讀生1名。
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之初,東磁公司領導就確立了創(chuàng)一流企業(yè)博士后工作站、造就高層次人才、取得一流研究成果的建站方針。為聚集高水準的社會研究力量,東磁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了包括戴道生、都有為、奧谷克伸等國內外著名學者和行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,與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、浙江大學、電子科技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、中科院物理所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。根據國家有關規(guī)定,結合實際情況,公司進一步完善了博士后進站、管理、出站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。公司把博士后工作列為企業(yè)技術發(fā)展和人才培養(yǎng)工作的重要內容,統(tǒng)一領導,統(tǒng)一規(guī)劃,定期進行檢查考核,使博士后工作在高層次人力資源開發(fā)工作中得到更有力的組織保證。建站以來,有近300名國內外博士、博士后前來報名。遵循寧缺勿濫的原則,公司組織招聘領導小組及學術委員會,經過嚴格的審查、答辯及對科研課題計劃書論證,才確定進站博士后研究人員。
博士后研究工作既需要一定的科研設備等硬件設施的支撐,又需要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作基礎,這些都需要充足的經費作保障。為此,東磁公司對每一項博士后課題都預留了300萬元的研發(fā)資金,并根據項目情況追加。公司建有博士后公寓,免費提供給在站博士后。此外,公司努力做好博士后在站期間的組織、協(xié)調、科研、管理和博士后家屬隨調工作的安置、子女入學等方面工作,完全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,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開發(fā)工作中去。
建站5年來,東磁博士后工作站已取得豐碩成果。2004年,劉亞丕博士的博士后研究課題“高頻低功耗功率鐵氧體材料DMR50”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;魏云冰博士的博士后研究課題“光驅主軸無刷電動機及其控制系統(tǒng)研究”已通過浙江省新產品鑒定;顏沖博士的博士后研究課題“高性能復合粘結鐵氧體永磁材料”獲首屆浙江省博士后擇優(yōu)資助項目一等資助,是此無僅有的一等資助項目;安徽淮北東磁鋁業(yè)有限公司楊富國博士的博士后課題“鋁電解電容器用陽極箔擴面腐蝕工藝研究”解決了鋁箔生產中多年的技術難題,為公司節(jié)約直接成本400多萬元;劉志勇博士的博士后研究課題“DMR15KTF錳鋅鐵氧體材料及應用”處于國際領先水平;譚春林博士的博士后研究課題“高矯頑力低溫度系數燒結NdFeB材料的研究”把燒結NdFeB材料的工作溫度提高到230℃,大大拓寬了其應用范圍。在2004年美國舊金山召開的第9屆國際鐵氧體會議上,以博士后工作站為主,東磁公司共有7篇論文發(fā)表,比國內其他單位的總和還多。
在當前一些企業(yè)博士后工作站出現空殼化的情況下,東磁博士后工作站卻在不斷壯大。為了使博士后出站后能繼續(xù)留在東磁工作,公司走出橫店與高校合作,成立了“中國計量學院東磁研究院”,為博士后及其他高級人才提供一流的研發(fā)環(huán)境和生活環(huán)境,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,讓他們安心學習,盡心研究,舒心生活,有的博士后還沒有出站就與公司簽訂了合同,繼續(xù)留在東磁工作。去年一年,前來東磁聯系博士后工作的就有90多人。
“栽好梧桐樹,引得鳳凰來”。東磁博士后工作站計劃到2020年引進50~100位博士后來站工作,把公司從“中國磁都”打造成“世界磁都”,實現我國從磁性材料生產大國到磁性材料生產強國的轉變。(圖為東磁公司生產車間。)